当前位置:流风回雪>历史军事>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> 第390章 殖民的思想贯注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90章 殖民的思想贯注 (2 / 3)

经济是遭到严重打击的。

但好在赵与芮用了后世的庞氏骗局,从大宋各地商人地主手上骗了大量的钱,这才能让他的朝廷运转起来。

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改制,鼓励海上贸易等手段,这才让大宋经济慢慢恢复元气。

朝廷现在虽然有钱了,但他用钱的地方也挺多的,每年花费巨大。

“朝廷前几年还是盈余比较多的,这几年么,花钱的地方太多。”此时赵与芮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。

宝庆二年赵与芮第一次改制,确定了大宋官员包括武官的人数,当时约一万三千多编制,当然,当时的文武官员肯定不止这么多,当时全国吏役都有五六十万。

赵与芮后面几年不停裁减,有的往大员等地转移,有的直接让回家,还有的直接以贪官污吏名义抄家砍头。

朝廷一边裁减人员,还一边能抄没财产。

当时的朝廷用了五年时间裁减了四十万吏役,人员少了,朝廷是越来越有钱啊。

后来陆续控制人员和开支。

人员又开始上升。

没办法,前期裁减人员的目的还是为了打击地主阶级和贪官污吏,后面还是要有人补上,加上赵与芮先后把六部加到十一司,还有锦衣卫,还把工匠,郎中甚至现在朝廷企业工人收编等各种,朝廷财政供养人员又开始逐步上升。

宝庆三年全国文武官员一万三千多,全年支饷是两千万贯,全国军队九十万不到,全年支费约四千万贯。

当年全国在编工匠才五千户,全年支出不到一百万贯。

其他七七八八加起来,当年还负了两千万贯,也是亏钱的。

后来学史弥远,赵与芮少量发行了会子,这才坚持了朝廷的运转。

从宝庆三年后,朝廷越来越好,生意海贸越做越好,人员精减,收入加,再加上陆续打击地主和搞了两次高息骗局,赵与芮的大宋朝在宝庆七年时,朝廷存款已经破亿贯。

但在宝庆七年后,情况又下降了些。

因为赵与芮步子有些大,开发海南,开发辽东,到处打仗,到处移民。

好在进入宝庆八年又发了笔,主要是攻灭金国查抄了几亿财产加几千万亩田。

但宝庆八年和元贞一年,在西夏的战争中还是花钱的。

宋军在得到西夏一半区域后,不能像攻灭金国那样到处查抄,主要是当地蒙古人不多,大部份都是党项人和其他族的,当地田也不多,还得靠他们养马。

所以打西夏是亏钱的,打金国是赚钱的。

进入元贞后,又大力移民开发辽东,源源不断的钱粮都出去了。

赵与芮还要整治黄河,又得花钱。

这时赵与芮让户部尚书杨长孺说下去年的开支和收入。

“我大宋去年岁终统计,全年各种钱、粮、物,合计为三亿三千万贯。”

众大臣也没震惊之色,因为都知道为什么。

宝庆七年收入也才一亿五千万贯,宝庆八年和七年差不多。

宝庆七年全国粮税是三千六百多万石,已经超过明朝巅峰期,而且当时没占据中原。

其他各种税钱物折起来,再加上粮价,最后折算为一亿五千万贯。

元贞元年收入这么高,主要是掠夺了金国的财富和西夏的财富。

这两地方被攻下来后,赵与芮的宋朝可不客气,先把能查抄的财富全给查抄了,地皮都能刮三尺。

所以去年是大宋收入历史目前最高的一年。

赵与芮看大臣们好像都不吃惊,估计大臣们不以为然,也没有明白重点。

于是他便道:“你们对比下宝庆七年和八年,发现有什么不同?为什么会增加这么多?”

诸臣面面相觑,似乎不明白皇帝的意思,有人心里估计在想了不就是抢来的?

我大宋礼仪之邦,这事不能老干啊?当然,有人心里想想,也不敢说。

片刻后,秦卓大声道:“启奏陛下,臣以为,打仗,不一定是花钱赔钱的事。”

“这几年咱们对金开战,对蒙古开战,不但夺回了原本大宋的地盘江山,还得到了无数的财富。”

“臣以为,当继续打,一直打,为大宋打下大大的江土,掠夺更多的财富,咱们身为人臣,也希望年终的奖金可以多发点,大伙说是吧?”

“哈哈哈。”诸臣中有人跟着一片欢笑声。

因为去年底皇帝就真发了奖金。

赵与芮前几年也没发什么奖金,其中收复山东时发过,全国普发,但最低的官吏只有一两贯,各部尚书内阁重臣们也就几十贯,意思意思,主要是让全国感受下大宋收回故土的快乐。

但前年收复中原和去年打下西夏部份都是发了重奖的。

像他们今天在坐的内阁大臣们当时每人多发了两个月工资,这对大臣们来说,可是笔大数目。

秦卓的话明显是故意提醒他们,咱们打仗掠夺,你们也是有好处的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